当下,上海正朝着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奋力前行,浦东也在深入推进实施“四高战略”。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0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举行的“2018浦东民进第二届教育论坛暨浦东职业教育集团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达成共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有赖于培养越来越多的发展型高技能人才。我们需要转变两种固有观念,并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对标国际。
从“后进生”到“优等生”
从“就业导向”到“职业导向”
在国内,如今依然有不少人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认为那是“后进生”的无奈选择,这便是专家认为需要转变的固有观念之一。
研讨会上,瑞士苏黎世佩里普拉斯教育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彼得介绍了瑞士职业教育吸引人的“秘密”。他说,瑞士全民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年轻人眼里的“香饽饽”。今年瑞士官方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逾八成瑞士年轻人在完成义务教育学习后,会选择以进修或学徒工形式进行职场就业培训,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继续读书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年轻人普遍认为,当学徒在瑞士也能成就大事业。
而在浦东,近年来,随着中高职、中本贯通专业试点的不断深化,中职校的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浦东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王浩在研讨会上介绍,目前,新区教育局局属7所中职校的贯通专业达27个,其中有6所中职校的8个专业分别与不同高校进行了中本贯通,7所中职校的19个专业分别与不同高校进行了中高职贯通。令人欣喜的是,这些贯通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逐年递增,成为越来越多优等生的自主选择。2018年中本贯通录取学生中,约96%的学生中考分数超过了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分数线。“这些贯通专业对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提高、学校的长期发展和新区职业技能人才的质量提升,都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为服务上海‘四大品牌’‘五个中心’建设、培养相关高水平技能人才打下了基础。”他说。
以往,我们经常会说“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而在参加研讨会的专家看来,这是需要转变的另一个观念。“我们培养一名学生,难道只是为了帮他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认为,就业并非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岗位标准,还要具备企业普遍看中的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等综合职业素质,以及终身教育的发展理念。通过职业教育,学生不仅能满足就业需求,更需要在未来职业中发展自我。
无独有偶,芬兰今年正式推行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也更关注如何帮助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芬兰萨沃教育联合体主任何海奇在研讨会上介绍,此次改革更加注重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为中心,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缺失状况和未来职业能力需求,为每位学生设计个性化、最优化的能力发展规划。
扎根本土服务区域经济
对标国际拓展师生视野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扎根本土打造“接地气”的职业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新区职业教育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所局属职业学校的重点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模式基本形成。论坛上分享了一项名为《打造工匠精神,推动浦东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制造业强区》课题研究的调查结果。这一调查由民进浦东新区区委联合浦东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调查报告显示:浦东新区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呈现出高技能型、智能操作型、绿色环保型和服务型这4大特征。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制造业和节能环保制造业等9个行业。目前浦东的职业院校制造业专业的种类基本与浦东新区制造业人才需求相适应,他们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无疑将为新区的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扎根本土的同时,浦东的职业教育要想有所创新和突破,还需兼具国际化的视野,新区不少中职校已就此进行了多种探索。2017年3月,东辉职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学校更名一年多来发生的改变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校长在研讨会上表示,更名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呼应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同时也是学校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该校在办学中着力突出专业的“外事服务”属性,紧扣立德树人,树立“学做人、学做中国人、学做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外事服务”能力和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会议现场,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与新西兰梅西高中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作为交流生在法国学习的上海外事服务学校16商务法语班学生雷胜男,则和正在学校求学的瑞士交流生李娅进行了微信连线。上海外事服务学校积极拓展和加深与其他国家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以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仅去年就有5批、近百名师生前往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进行国际交流。其中,既包括前往德国、泰国参加各类暑期国际夏令营的学生,也包括通过国际学生交流项目赴德国交流一年的学生。在“走出去”的同时,学校还将不少来自国外的交流生请进学校,打造国际交流的双向通道。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_上海招考热线为准
上海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